来自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的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8月,乘用车共销售178.99万辆,虽然环比增长12.60%,但是同比下降4.55%。。这也是近十年来国内乘用车销量首次出现负增长,而首当其冲的要数SUV,8月同比下降4.68%,至此SUV销量已出现连续三个月下滑。
8月份乘用车分车型具体销售数据,基本型乘用车(轿车)销售90.11万辆,同比下降3.42%;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销售73.76万辆,同比下降4.68%;多功能乘用车(MPV)销售11.93万辆,同比下降13.59%;交叉型乘用车销售3.19万辆,同比增长5.14%。
长期以来国内汽车销量一直稳步增长,虽然在2016年增速一度放缓,但还是保持着微弱的增长趋势,到2017年国内汽车销量又全面回暖。甚至在2018上半年,国内汽车销量还保持着稳步的增长,但进入到下半年,国内汽车销量并没有迎来期待已久的火热局面,而是不温不火,虽然在7月份、8月份以及成都车展大量重磅新车推出,但依然无法挽回这一局势。下面就来为大家解析国内乘用车销量的下滑的原因。
SUV遭遇天花板效应 准车主回归理性
8月份,国内SUV销量为73.76万辆,同比下降4.68%,占国内乘用车总销量为41.21%。要知道近年SUV一直是香饽饽,SUV维持了长达五年的高速增长,最高市场占比一度达到了45%,和轿车销量平分秋色。
国内SUV销量连续3个月的下滑,主要原因还是SUV已经达到了其瓶颈期,毕竟用户需求量一定,过去国内SUV的火热,主机厂商一股热的参与其中,导致SUV的天花板提前到来,用户购车也逐趋理性。而受到宏观经济影响,甚至是中美贸易战的摩擦升级,双重影响下,SUV自然首当其冲,虽然炙手可热,但依然挡不住不升反降。
作为国内SUV的领军者,长城哈弗系列一直雄冠国内SUV销量榜首的位置,不过依然抵不住巨大的下滑,当红车型哈弗H6同比下滑31.80%,更有甚者哈弗H1、H2、H5分别下滑了76.31%、47.28%、69.97%,而长城在8月份总的销量也回落至64096量,同比下滑12.99%。巨大销售压力下,长城甚至对旗下哈弗M6全系车型降价2万元销售。
除了的SUV的暴跌,其实MPV的下滑更为夸张,只是因为其基数较小,被忽略了而已。8月份国内MPV销售为11.93万辆,同比却下降13.59%,主要原因是目前国内MPV需求逐年降低,加上国内市场MPV孱弱的产品竞争力,绝大部分产品依然在性价比这条路上原地踏步,已经很难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
以扛把子五菱宏光和宝骏730为例,这些车的销量相比其辉煌时几乎是腰斩,不过我们也注意到新锐车型比亚迪宋MAX、别克GL8等却逆势成长,这说明MPV并不缺乏市场,缺乏的只是好产品而已,车企如果大刀阔斧改变现有的车型现状,或许MPV还有不小的潜力。
1.6L以下小排量购置税减免政策完全退出
8月份,1.6升及以下小排量乘用车共销售114.74万辆,同比下降9.51%,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64.10%,比上月下降0.80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3.52个百分点。
1.6L以下排量乘用车可以说是受影响最显著,不仅是车辆占比高,而且下滑达到了9.51%,以往为了促进国内汽车的销量,倡导小排量节能减排,财政部推出了1.6L以下小排量乘用车购置税减半以及优惠政策。
不过随着2018年1月1日起,1.6L以下小排量乘用车将恢复乘用车10%的标准购置税,这无形中增加了用户的购车成本,导致用户购车意愿下降。以10万元的小轿车为例,如果执行7.5%购置税比例,则可以节省2137元开支。
国六排放标准提前执行国五新车没人买
前不久,国家生态环境部发布通知,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省(市)将于2019年1月1日提前实施轻型汽车国六排放标准,这也意味着从明年起未达要求的轻型汽车将禁止在这些地区销售,国五排放汽车也进入淘汰倒计时。
国六排放标准的提前实施,让不少购车用户将购车时间延后,等待国六车辆的上市,而主机厂商在国五车辆清仓前,势必会延缓国六车型的上市销售计划,这也直接导致国内新车销量的下滑。
二手车井喷蚕食新车市场
艾瑞发布的《中国二手车电子商务行业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国内二手车销量为1240万辆,预计到2022年二手车交易量约为2960万辆,年复合总长率高达19%,二手车交易市场活跃度逐年提升。
虽然国内汽车市场远未饱和,但随着新车体量的不断增大,二手车销量将逐渐超越新车销量,成为国内汽车销量的中流砥柱,二手车交易量的大幅提升也吸引了大批的潜在购车用户,这也会直接导致国内新车销量下滑。
而随着国内二手车市场的成熟和政策的完善,二手车在不远的将来将迎来井喷,为此一大批的二手车电商纷纷布局二手车,例如淘车、瓜子、优信等,从欧美汽车的发展历程来看,二手车的销量势必会超越新车销量,占据市场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