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的立春比以往来得更特殊些,紧接着就是新春佳节,不过紧接着迎来的却是料峭风寒,多地出现了雨雪天气,无论是日常生活和出行都受到了不小的影响。冬季用车由于天气寒冷、雨雪肆虐,车辆稍不注意可能就会趴窝,而如果驾驶上疏忽还可能引发严重的交通事故,下面就来介绍下冬季用车的注意事项。
1、更换玻璃水、防冻液、机油
冬季用车由于气温降低,很容易达到油液系统的结冰点,特别是玻璃水,夏季由于气温较高,玻璃水并不会出现异常,而如果冬季气温较低,而且不少车辆还停靠在户外,如果玻璃水规格不够或者质量层次不齐就会导致玻璃水结冰,这个时候就需要提前将车辆玻璃水更换为冬季玻璃水或者四季玻璃水。
除了玻璃水,防冻液、机油也是有温度限制的,温度过低不合格的防冻液可能会结冰。冬季气温降低,机油黏度会大幅增加,导致发动机冷启动困难,冷启动磨损加剧,甚至减少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这个时候就需要选择前标数值更低的机油型号,例如0W-30,以确保机油处于合适的黏度范围。
2、电瓶没电 常备搭电线或应急启动电源
冬季车辆无法启动除了机油黏度影响外,还有就是电瓶可能亏电了,所以对于电瓶使用到达年限的车辆,建议在冬季来临前提前更换电瓶,一般来说车辆电瓶的使用年限约为3年。除了因为使用寿命的问题,冬季由于气温更低,蓄电池活性降低,也会导致部分蓄电池亏电。
另外由于疏忽车内用电设备也会导致蓄电池亏电,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在车内常备电瓶搭电线,以防电瓶亏电使用其它车辆救援,而如果条件具备还可以准备一个车辆应急启动电源,售价一般在200-500元之间。
冬季对于汽油车来说影响可能算不了什么,不过对于时下火爆的电动汽车,影响就非常大了,除了冬季开空调导致电池电量快速消耗,电动汽车还要面临温度降低导致电池活性降低。
在冬季随着气温的降低,电动车的续航里程可能会降至80%甚至70%,再加上开空调的额外电量消耗,冬季使用电动车出行,一定要合理安排行程和充电,避免半路趴窝。
3、冰雪路面不可怕 雪地轮胎或防滑链全副武装
冬季气温降低,还会带来雨雪,导致路面湿滑,这个时候就需要提前更换雪地轮胎,而如果是城市道路驾驶居多,可以不必更换雪地轮胎,而是储备防滑链,一旦车辆驶入郊区冰雪路面,或者城市内突然降雪,这个时候就可以及时地装上防滑链,日常出行就不会受到影响了。
下雪除了影响道路驾驶,还会干扰车辆视线,特别是前后挡风玻璃被大雪覆盖,这个时候就需要使用专门的铲雪工具,如果贸然用坚硬的物件铲雪会导致玻璃被刮花,影响视野。
另外如果是下雪天或者下冻雨天,提前将雨刮器抬起,避免第二天再用车的时候雨刮器被冰雪黏附在玻璃上,导致无法使用。
4、弯道刹车三要诀 低速、大车距、慎刹车
记得学车时候的交规考试,就有这样的考题:冰雪路面应该如何驾驶?答案包括降低车速、增大车辆安全距离以及尽量少用刹车制动,冬季特别是北方地区,道路经常被冰雪覆盖,而南方地区也会出现冻雨,引起道路湿滑,这些路面摩擦力相对于干燥路面大幅降低,直接的结果就是摩擦力下降,刹车距离变长,所以首要的任务就是降低车速。
我们知道刹车距离是和车速的平方成正比,车速越高,需要的刹车距离长,例如正常道路驾驶100公里/小时刹停可能只需要40-50米的距离,而冰雪路面会达到100米甚至更长,所以除了降低车速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也是必要的措施。
除了降低车速和保持安全距离,弯道转弯、紧急刹车这个很容易被忽视,由于地面摩擦力的降低甚至是趋近于零,导致车辆刹车部分甚至完全失效,可能还会出现侧滑、甩尾,车辆操控变得更加困难,所以冬季冰雪路面刹车尽量先降低油门,利用发动机制动达到减速的目的,对于可能会出现侧滑的弯道,在入弯前降低车速并提前转向,避免入弯后紧急转向导致车辆侧滑、甩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