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们对于汽车安全方面相关的统计应该也是看过很多种了。什么欧洲的E-NCAP,中国的C-NCAP等等,但这类碰撞安全测试都是机构去采买车辆进行碰撞试验,所以碰撞结果的代表性有一定的局限范围:都是厂家刚生产的新车。但这种碰撞往往都是车辆和物体碰撞,可如果是一个安全星级低的大车,去撞一个星级高的小车,结果却往往是小车内人员受伤惨重。所以从这个角度上看,星级安全标准好像就不是那么具有代表性了。
其实在汽车保险领域,还有另外一种角度的汽车安全性分析方法,叫做实际死亡率统计。美国的一个缩写为IIHS的机构就做过这样的统计分析,IIHS是啥?它全称为Insurance Institute for Highway Safety,其实是“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的简称。它们在2016年针对美国道路上的已有车型做了一次车型实际死亡率统计,后来发现在美国本土,以下车型(不分年款)的死亡率竟然从来没有过致死的交通事故,简而言之这些车型的死亡率为零。
别说你们,看完我也是挺惊奇的,这些车这么安全的吗?可仔细一想,我发现我被传统的碰撞安全思维给误导了。这项数据得出的结论,其实对碰撞性能在事故中起到的安全作用并没有太多的代表性,倒是这些车辆的其它特点有一些很有趣的共同特征。
首先一点,就是这里没有小车。比如这里唯一的MPV:本田奥德赛,即便是2013款的车型,车身长度也超过了4.8米,车内的空间也就相对偏大,如果遇到导致车身变形的严重事故,乘客的逃生空间相对于小车要更大一些。从这个角度观察,即便是这里车身最小的奥迪A4,车身长度也在4.7米左右,也是属于中型车的范畴了。
第二个共同特点,这里面四驱的车型占了7成以上。大家都知道前驱车容易出现转向不足,后驱车容易出现转向过度,这两种情况一旦出现,新手就很容易乱打方向而产生误操作并失控。而四驱车型由于四个车轮都有驱动力,它的转向特性更稳定,不太容易出现上面说的两种转向失控的情况。
第三个特点,就是SUV在其中占了5成,占比最大。虽然这组统计并不能完全代表SUV就安全,但大家都知道SUV的重心比轿车要高,防撞梁的位置也高于一般轿车。这就意味着如果一台SUV和轿车发生碰撞,那轿车的防撞钢梁由于位置相对SUV偏低,不能起到正常的防护作用。而同时SUV也更容易骑上轿车的车身。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同学都认为SUV比轿车相对安全的原因了。其实跟碰撞评级的关系并不大。
第四个特点,这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快车”。很明显,这里的任何一款车型在它们各自所属的领域中都(ping)很(dan)中(wu)庸(wei)。它们都只是出色的完成“代步者”的角色,而不是像“逮虾户”那样在道路上肆意乱窜。
即便是你想冲动一把,它们温文尔雅的性格都会让你放弃这种冲动。
小结:
所以,这个统计其实并不能说明这些车本身的安全性能好,而是从各种综合因素考虑,它们在社会道路中并不容易发生致死的交通事故。那对于已经有车的小伙伴,你只需要记住在道路上开车车速不要过快,不要过于猛烈的急打方向,不要去和别人飙车其实也就能避免大部分的事故发生了。